御生堂快讯 >首家民营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室成立

 

 

首家民营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室成立

  4月14日上午,“御生堂文物修复工作室”成立座谈会在御生堂博物馆召开,这是国内首家民营博物馆成立的文物修复工作室。贾文忠、刘树林、楼朋竹、胡一红、刘国胜等参加座谈会。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中国文物修复委员会秘书长贾文忠在发言中指出:20年前,我曾参加御生堂博物馆成立的剪彩仪式,可以说御生堂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营博物馆的发展历史。御生堂博物馆能坚持下来并不断发展扩大实属不易,特别是今天又成立了“文物工作修复室”,我非常受感动,这是中国民营博物馆成立的第一家文物修复工作室,我作为中国文物修复委员会秘书长应当向你们表示感谢和敬意。

 

  首都博物馆原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刘树林:御生堂博物馆成立文物修复室,我非常赞成。任何一家博物馆都有展示和保护的功能,御生堂博物馆展示的文物相当丰富,但很多都需要保护性展示,成立修复室可以更好地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物。

 

  首都博物馆文物修复专家楼朋竹:根据我的观察,御生堂博物馆纸质的文物修复工作更为迫切,比如馆藏的大量广告、医方、仿单、古籍,这些文物更容易破损,急需进行预防性保护。作为民营博物馆,能为国家民族保护这些珍贵的资料,我也十分敬佩。我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支持帮助你们。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研究员、文物保护专家胡一红:首先对御生堂博物馆成立文物修复室表示祝贺。我参观了御生堂的四个展览,还特别看了库存的部分文物,数量大、种类多,其中纸制文物数量比较多,看得出有些文物多年没有进行整理保护。我认为,预防性保护非常重要,新成立的工作室在开展文物修复的同时,要加强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专家刘国胜:目前从全国来讲,很多地方国有博物馆还没有文物修复室,你们民营博物馆能有这种文物保护修复的意识,还是很可贵的。参观中我也发现,有些展出的木器,需要保护和修复。我建议,眼前先不要考虑修复,先对一些朽损和虫蛀的木器进行必要的处理和保护,待有时间和精力时再进行修复。

  光明日报高级编辑刘志达对博物馆的管理和展陈保护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希望御生堂的四大展览展厅,都能随时保持“窗明几净”。他还寄语御生堂文物修复室的青年人:要“认真学习,精细工作,耐得寂寞,争取有所成就。”

  资深文化创意学者刘世勋:御生堂文物修复室的成立,标志御生堂博物馆管理的档次的进一步提升。同时我也建议,把御生堂文物研究室也成立起来,参观和修复文物是物件开拓的表现,而文物内涵的开掘,呼唤御生堂文物研究工作室的出台。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夏欣:看了御生堂的展览,我感到御生堂是一个文化创意产品的“富矿”。现在,很多博物馆和文化部门都在研究寻找文化创意产品,其实御生堂的文物展览分类和展出的文物,如医药、玩具、老广告、红色文物,都可以有选择的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我建议,御生堂文物修复工作室,一定要增加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内容。

  中央电视台中广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我比较早就关注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的发展。20年前,我就采访过御生堂博物馆,制作了《话说中医药》《百年老广告》等几部电视片,在北京卫视和央视播出后,反响很大。2001年为配合建党80周年,我还为御生堂博物馆的红色文物制作了一个10集的电视片《不该忘却的纪念》。这么多年过去了,御生堂持之以恒,坚持弘扬中医药文化,老广告文化,红色文化,确实很了不起。

  中央文献出版社原副社长蔡国江:御生堂正在展出的红色文物,非常令人震撼,我去过很多红色景点,看过很多红色展览,比较一下发现,这里的展览最丰富,展出的文物数量最多。我可以有信心的说,御生堂博物馆越来越有看头,御生堂的“红色文物展览”一定会红火起来。

  著名作家甄庆如:作为以“码字”为职业的人,非常看重御生堂的这些文物资料,前年为了搞创作,我有幸翻阅了一批御生堂馆藏的抗战文物资料,太丰富了,每一件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篇文章。我觉得,在修复的同时,一定要开发研究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写出很多重量级的文章。

  画家陈长岭:我有一个建议,现在国家这么重视中医药工作,所以你们要抓住机遇,扩大中医药展览的面积,把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作为北京乃至全国的中医药教育教学基地,同时办好中医药文物的修复和教学用具的开发。把中医药文化产业做大。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