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和精华。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是中医诊断应有的、特殊的内容,它是立法处方的主要依据,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它包括了病位、病因、病性以及正邪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比如,肝阳上亢、湿热下注。另一个需要明确的概念是“症”,比如发热、头痛、舌苔黄、脉数。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证。论治,就是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病首先着眼于证,而不是病的异同,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将其辨别为中医的不同证,加以灵活诊治。有了辨证论治,中医诊治疾病就能突出一个“活”字,辨证论治要求中医大夫于动态的宇宙天气中,把握动态的人、动态的疾病,运用中医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理论,准确地把握人体与天地间的最佳平衡点,巧妙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最终化疾病于无形。因为中医的灵活性、创造性,只要正确掌握辨证论治,即使没有明确的病名诊断,也能对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所以已知和未知的疾病,只要有症状,均可制订出诊疗方案,及时治疗,这正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之一。
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