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一套以整体观认识世界的逻辑,认为万物只是整体的一部分,每一个体都与整体互相关联。阴阳本身既非物质,亦非能量,而是一套逻辑理论,用以解释各类事物。这种逻辑后来发展成一个思想体系,并在不同的范畴中被广泛应用,中医学便是其中之一。
起初,阴阳概念源于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一年四季的气候要讲阴阳,则就是所谓“春收,夏长,秋收,冬藏,由阳而阴”。一日之间也要讲阴阳,如白日为阳,夜间为阴。气候的变更,热为阳,寒为阴,天晴为阳,天雨为阴。地域之间,意东南为阳,西北为阴。“阴”原指山坡背着日光的阴影部分,而“阳”则指山坡向着阳光的光明部分,故阴阳表示了其相对光度。其后,这个概念进一步用于描述其它带相反性质的自然现象。例如天地、日夜、水火、动静、雌雄等。按照这种思想方法,古人逐渐发现差不多所有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阴与阳。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相互关联,可以说是描述同一事物的两个相对面。通常“阳”指一些能量较高的事物,如运动、向外的方向,向上的方向温热、明亮、刺激的、兴奋的状态等;“阴”则指一些能量较低的事物,如静态、那想的方向、向下的方向、寒冷、晦暗、凝聚、抑制、滋润等。阴阳学说包括天文、地理等一切科学知识。
  天地之间,即是阴阳支配的世界,道教中人研究医药,也根据阴阳理论。太古时代的医学是不正归的医学,称为:“毉”,这个字下面是用一个巫字,就是说实际上是巫医。周代以后,特设医官,医字的字下部就改为“酉”字,酉者酒也,药物常用酒来修和,或用酒来浸服,这种制度,等于近代的西药。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体,并有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体中的脏腑功能及位置可以根据阴阳的理论作出分类。一般来说,身体上部属阳,身体下部属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部属阳,腹部属阴,四肢外侧属阳,内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每一脏腑可进一步分为阴及阳,如心阴及心阳,肾阴及肾阳等。受阴阳学说影响,中医认为,通过调和阴阳能达致身体健康。身体的物质属阴,人体活动属阳,身体健康时,两者会处于相对平衡状况,并有着相生及相克的关系。一方面,人体活动依赖于身体的物质得以进行;另一方面,生理活动消耗着某些身体的物质得以获取能量。
  中医认为,阴阳失调是疾病的主要原因。失调是指阴阳的比例出现不平衡及不平均的问题。当其中一部分偏盛,另一部分会不足,疾病和健康问题便会发生。很多因素回导致身体的阴阳失调,这些因素都与身体的正气及病邪的平衡协调有关。中医正气包括了阳气(生理功能及能量)及阴液(身体的物理形态及生理水液),病邪包括了任何影响身体平衡状态及致病的物质或元素,如气候、饮食及劳累。因此,中医认为疾病有两种原因,其一为正气不足,其二为外邪过剩,正气及外邪的冲突解释了疾病的不同变化。透过阴阳的智慧,中医为人体提供了一个整体的图画,并以阴阳之间的和谐维持着身体的健康。